7月15日下午,由五洲传播出版社、潍坊市寒亭区文旅局主办,北京崇德堂博物馆、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院承办的“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木版年画抢救保护成果《中国门神年画雕版全集》出版发布会暨门神年画、雕版珍品展”在北京崇德堂博物馆举行。
五洲传播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关宏在致辞中介绍,《中国门神年画雕版全集》是国内首部以手工雕版为主体的门神全集,书中收录了复刻的全国50余家年画产地的420余块门神雕版,420余幅门神线稿以及门神色稿。全书以一对线稿、一对雕版、一对色稿的教科书形式,详细记录了全国代表性年画特点、构图、色彩,更准确、更简单、更直接的传承传播了门神年画。本书开创性地采用"图像文献+学术解读"的立体呈现方式,既满足了专业研究的需求,又让读者能够沉浸式感受各地年画艺术的独特魅力。通过本套全集,年画传承人要复刻门神年画,可直接将线稿复印下来,贴在木版上,雕刻出线版。再根据后面的色稿分出色版,最后套印完成一幅作品。
五洲传播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关宏致辞
对门神年画的抢救保护工程,始于2013年,由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院院长马志强和北京崇德堂博物馆策划、组织实施的。从1000余幅古版门神年画资料中,选出了代表性的作品420余幅,经过修稿描线、手工雕版,直到最后出版,历时12年时间。期间参与雕版的年画师傅,有潍坊杨家埠的、河北武强的、北京崇德堂博物馆的。他们所刻门神人物,形象生动传神,表情栩栩如生,线条遒劲流畅,完全恢复了明清以来门神年画的艺术风采。
本书作者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院院长马志强介绍书稿背后的故事
门神年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,承载着千百年来民众的信仰、审美与生活智慧。随着《中国门神年画雕版全集》的出版,将使门神年画这一古老艺术形式再次引发学界与公众的广泛关注。本次发布会上,与会专家围绕门神年画的抢救保护、雕版技艺的活态传承,春节申遗成功后门神符号的当代再现,以及在全球化与数字化双重背景下,如何让这一“门扉上的守护者”继续焕发活力,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纽带等议题,展开了深入探讨。
发布会现场还有一场精心策划的小型门神年画及雕版展览,选取了马志强先生收藏的部分古版门神年画,以及全国23家年画产地的门神代表作60余块门神雕版,有杨家埠、杨柳青、桃花坞、绵竹、梁平、佛山等年画产地的代表性门神作品,通过这次展览,既可以看到古版年画的原貌,也可以看到门神雕版的风采,领略到不同年画产地的艺术风格,以及雕版传承人高超的雕版技艺。
与会嘉宾、观众参观门神年画、雕版珍品展
《中国门神年画雕版全集》的出版,是民间木版年画抢救保护的重大成果,必将对门神年画的传承传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。
悦来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